亲子阅读需要专业方法
2017年04月17日 11:19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钟四新
谈到亲子阅读,很多家长认为只要陪孩子一起读绘本就行了,至于如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存在的误区有很多,有让孩子指读认字的,有让孩子复述故事的,也有让孩子通过文字学习拼音的,等等,这些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来要求孩子的。既然我们要指导孩子阅读,作为家长一定要知道《0—3岁儿童神经发育标志》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规律,这是支撑我们指导阅读的理论依据,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根据孩子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0—3岁孩子主要以视·听的方式学习和模仿来实现自我认知与能力发展;3—6岁孩子主要以编·演的方式创造和想象来探索环境变化与社会实践;6—12岁孩子主要以读·写的方式感受和提升来获取思想与精神层面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从“是什么”(获取命名的渴望)开始,到“会怎样”(发生事件的关注),再到“为什么”(探索和发现本质),然后转向“怎么办”(寻找解决方案),最终以“我认为”(形成自我意识)的成长过程,在关键情节尽量以开放型的提问方式来激发孩子的表达和想象能力,在交流和讨论中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和结果,倾听完孩子的结果,再以我的感受来引导。这样既能加强亲子间的关系,也能了解孩子真实的思想情感。
而在亲子阅读方面我们为家长提供了一些方法:
普通话标准,字正腔圆,语速、语调适中,表情丰富,抑扬顿挫,高低起伏,轻重缓急。
不忽略文字大小和形状的变化,绘本中常见的标点符号如省略号、感叹号、破折号的语气变化。
富有感情的阅读方式能够把孩子很快地带入到故事情节中去,很好地帮助孩子了解人、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并以孩子自己的方式接受和汲取成长需要的养分,一本好书不仅画风让人赏心悦目,故事情节也让人回味无穷。
亲子阅读前:先以生活场景及人物进行封面的导入,让孩子带着好奇和期盼进入故事。
亲子阅读中:遇到故事内容关联性不强的绘本,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互动和游戏,情景模拟的时候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遇到有伏笔或者故事转折的时候,可以停下来提出开放型的问题,和孩子进行探讨和交流。
亲子阅读后:家长先把自己放进故事里,定位一个角色进行故事叙述,你很快就会发现孩子会自愿进入故事的另一个角色和你一起进行回顾,并组织自己的语言叙述故事,家长只需要提示性的引导就可以了。
亲子阅读是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环节,在遇到孩子不好的行为和习惯时,家长还可以通过阅读过的与其行为相关的绘本内容进行引导教育,让双方站在共同认知的层面上进行交流更容易把问题解决,尊重不同性格孩子成长中对阅读的理解需要,强调亲子阅读黄金陪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