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计看开局:雄安新区干部群众受到巨大鼓舞
2017年04月13日 14:27 新华社 周亮 张洪河 熊争艳
北京向南百公里,冀中平原一马平川。雄安新区,一项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历史性战略部署,降临在这片土地上。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让雄县、容城、安新三个寂寂小城走上历史前台。
春意盎然的季节,记者踏上这片蕴含厚重历史文脉、深植红色基因的热土,走村庄、进水乡、看工厂、访干部,感受国家战略开启后的勃勃脉动。
“雄安一定会雄居天下、国泰民安”
千年古城雄州,玉兰花开。安新白洋淀,苇绿莺飞。
悬挂着“中国共产党雄县委员会、雄县人民政府”牌子的办公楼前,操着天南海北口音的外地人,纷纷在此驻足、留影。
“顺便照张相,留个念。”28岁的软件工程师冯川和同学一早从天津赶来。“雄安将是创新之都,我们来找找互联网产业的机会。”
安新和容城县政府的门口也不乏前来拍照的人。经营餐饮业的余红平带着妻儿从江苏常州赶来,盘算着在这里开家店。几位来自北京的律师则计划开个律所。不少企业、科研院所和部委机构也纷至沓来,与当地密切接洽。
最欢欣鼓舞的当是本地人。“小县城就要变成世界大都市了,这几天做梦都在笑。”52岁的雄县人何嘉舟很开心。“更好的日子就要来了!”雄县教师张德强说,新区一定会给当地教育、医疗、市政建设等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有福之人,生于大邦之地。”酷爱读史的退休干部郭贺明对未来满怀憧憬,“我总感觉这里会成大事。雄安,雄安,雄居天下,国泰民安!”
雄安宝地,三水毓秀;通衢之地,八方交汇。“四纵两横”铁路网即将形成,雄安将与京、津、石形成“半小时通勤圈”。
沃野千里,空间疏朗。自然禀赋得天独厚,文脉久远民风淳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落子雄安的战略决策,给当地干部群众带来巨大鼓舞。
上下同欲,事业乃成。
在雄安新区筹委会临时办公地,工作人员忙得脚不沾地,新区临时党委有关负责人说:“总书记已经点题,我们的任务是破题,大家都满怀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
宋志通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回家,进入“5+2”“白加黑”的增强版状态。这位雄县雄州镇的党委书记,手机24小时开机,主要工作是违建管控、民情摸底。“千年大计必须从我做起、从基础做起,我们一定能干成这件大事。”宋志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