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投书局,不止于书
2017年04月10日 10:56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金鑫
近日,中央电视台朗读亭活动在上海的第四站来到了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该店店长谢重澄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这是他们争取来的,主动和节目组联系,介绍建投书局的情况和引入朗读亭的想法,最终得到节目组的认可,临时追加了书店这个点。“虽有蹭热点的嫌疑,但是,我们认为朗读这件事跟开书店的初衷是吻合的。我们也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回到书店中,回到阅读中来。”
谢重澄还告诉记者,尽管朗读活动结束了,但阅读则刚刚开始。书店已把参加活动的读者集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今后会实时推送一些图书和书店举办活动的信息,希望感兴趣的读者来店里参加,读者也可以在群里互动,讨论读书心得。
有梦想的书店
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于2014年9月诞生于风景优美的上海北外滩边。实体书店在当时还是举步维艰的状况,可以说,书店初创团队是保持着坚定信念和对书、对书店的美好梦想进入到这个行业中的。
建投书局定位为人物传记主题书店,希望书中大师们的思想能影响到每一位走进书店的读者,就像法国有先贤祠一样(先贤祠里有很多对法国有很大影响的人)。“我们是比较理想主义的,团队也非常年轻,在行业里的积淀也不够。但是,如同一个考题放在这里,现在的我们是在破题之中。”谢重澄说。
谢重澄介绍,破题之一是选书,在建投书局的传记图书有着自己独特的分类。比如,先是按照政治家、金融经济学家、商业巨子这样不同领域来分类,然后围绕一位大师的传记往往会有所有与之相关的图书聚集摆放在一起。“这样的陈列不仅可以方便读者选书,也反映出我们的一种态度,用我们的专业为读者精简提炼。当然,这对团队是一个挑战,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谢重澄说。
这样的心思店内随处可见,记者发现除了图书陈列外,在进门位置的当月推荐牌上,三月推荐的主题人物是奥普拉·温弗瑞,或许因为三月有个“国际妇女节”的因素。陈列架上不仅摆放着奥普拉的自传《我坚信》,还有她推荐的作品《毒木圣经》。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书店咖啡区还自制了一款粉红色的红丝绒咖啡,取名“欢愉”,出自奥普拉自传《我坚信》中的一个篇章;咖啡区吧台上也摆放着奥普拉的图书。而在以茶、花、瓷器等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区,也摆放着与之内容相关的书籍。
有“野心”的书店
谢重澄说,书店开门迎客,经营是一方面,但是,建投书局更想做一家有影响力、在文化方面有发言权的书店。
2016年7月,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经过半年多的重装与读者再次见面。其中最为特别的是,在顶楼设计了一个超大阅读区。推开大门,8米高的书墙豁然出现,头上是奶白色弧形穹顶,铁钟高挂,如教堂般神圣庄严;巨幅落地窗正对陆家嘴和黄浦江,坐在任何角落都有极佳的观景视野。就是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却成了读书人的交流场所,从开业到年底半年的时间,这里已经举办了70多场读书活动。
在建投书局众多读书活动中,建投书局讲堂如今已小有名气。活动相对偏学术,一个月两期,会邀请不同领域非常知名的学者来举办讲座,之后书店会把讲座内容收录成册分发给读者,到年底还会将这些书册集结成书。小型读书会则是比较特别的,由店员在读者群里推荐书目,然后自己主持该图书的读书会,与参加读者做互动交流。谢重澄说,书店的员工首先自己要读书,这样才会贴近读者,推荐的图书也才会让读者信服。因此,在建投书局,哪怕是咖啡区的店员,在不忙的时候也会是在静静读书的。
带着想给读者更多不同思想和文化感受的愿望,建投书局还创办了公众号“拾贰象岛”“JIC书局客”和微信群“文化老斯基”,致力于提供文化资讯、深度观点和图书、书店活动资讯。书店也拿下了关于法拉利传奇人物恩佐·法拉利的《恩佐·法拉利》、百威啤酒创始人阿道弗斯·布希的《苦酿百威》和时尚王国教主阿曼西奥的《从0到ZARA》的出版权,希望给读者带去更多传奇人物的故事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