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发展成果落到增进人民福祉
——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回应社会关切
2017年03月07日 15:52 新华社 陈尚营 刘硕 梁建强
两会社会热点之一脱贫攻坚
3月5日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报告对“群众反映强烈、期待迫切”的诸多热点问题,都作了回应。
热点1:实体经济如何转型升级?
回应亮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报告看点: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点评: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茅永红表示,创新驱动切中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要害,只有通过持续创新,经济发展才会有强大动能。只有把“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和“中国质造”,才能打造更多中国品牌。
热点2:脱贫攻坚有哪些新要求?
回应亮点--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
报告看点: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同心县罗家河湾村村医马玉花说,中央精准扶贫的政策非常好,村里的一些贫困户因此受益。脱贫不脱贫,贫困户生活的改善和切身体会最直接,要多听听他们的心声。
热点3:减税降费如何推进?
回应亮点——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
报告看点: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启阳汽车集团董事长王麒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说到了企业经营者的心头上。尤其是提出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就要求进一步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等,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
热点4:如何调控房地产?
回应亮点--坚持住房居住属性,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
报告看点:因城施策去库存;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今年再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信义兄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东林表示,必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本原则,既要有效抑制房地产泡沫,又要防止出现房价大起大落。
热点5:如何治理空气污染?
回应亮点--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报告看点: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要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要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要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要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黄巧云认为,全社会必须达成下大力气治理环境污染的共识,措施要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治霾关键在执行,要让环保执法真正长出“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