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眼中的中国亮点
2017年03月01日 16:47 新华社
中国优势广获认同
面对国际形势的诸多不利局面,中国的发展缘何步履稳健?专家普遍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有不少独特优势。
——优势一: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的制度优势。
墨西哥伊比利亚美洲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阿曼多·阿苏亚说,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坚定的领导力和高效的决策力。
——优势二:善于创新的能力
中国展示出越来越强的创新能力,令海外专家印象深刻。
阿苏亚说,通过发展自主技术和品牌,中国现在已经逐步成为世界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
古巴中国问题专家鲁本·萨多亚认为,中国共产党自己探索前进道路而不照搬任何其他模式是中国成功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能够采纳新的理念、思想和政治策略,并将此作为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的方式,因而能不断超越过去的成功。”
——优势三:追求合作共赢的精神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全球化时代,自我孤立或损人利己,都无法实现长远发展,只有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计。中国在这方面展示出的诚意赢得专家赞赏。
埃及中埃商会主席、经济学家迪亚·菲基指出,中国在国际上秉持对外开放的立场,积极推动协同合作,“世界各国应向中国学习”。
伊基亚拉说,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时,注重将本国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不单纯追求自身利益,更不以损害他国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
中国前景备受关注
当下,中国的发展仍然面临多方面挑战。专家们认为中国有能力应对这些挑战,并期待中国取得更大发展,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期待一:加强对内改革,促进经济转型
海外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当前面临环境污染、金融风险、地方债务等内部问题,以及保护主义抬头带来的贸易、汇率等方面的外部压力。但他们相信,中国通过改革,完全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进一步发展。
肯尼亚内罗毕美国国际大学教授马查里亚·穆内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中国可以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刚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从外需驱动向内需驱动转换,而来自外部的压力可以刺激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在中长期给中国带来好处。
——期待二:扩大对外开放,引领共同繁荣
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不仅给中国带来压力,也严重威胁全球化进程。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从全球化的引领者转向保护主义的鼓吹者时,海外专家认为中国可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印尼《印华日报》总编辑李卓辉说,中国应继续推动全球化进程,增强国际社会对全球未来发展的信心。
俄罗斯全球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杰利亚金十分看好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他说,“一带一路”建设将帮助中国克服贸易保护主义造成的困难,还能推动亚欧地区经济的综合性变革,并将对欧洲产生积极影响。
金柱勋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会为中国带来利益,也会对沿途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总体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将为世界经济整体的需求增长作出贡献。
(执笔记者:刘赞;参与记者:马桂花、倪瑞捷、赵焱、金正、郑凯伦、栾海、林文馨、梁辉、乐艳娜、陶军、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