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新闻出版广电业的内容可以发现——
“书香”“深度融合”成高频词
2017年02月27日 12:21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洪玉华
改革、融合、创新相得益彰
普及公共文化服务,抓好事业、产业发展是前提条件之一。在产业化、数字化加速发展的当下,体制机制改革、融合发展、创新思维等表述在各地发展规划中有引领作用。
辽宁、山西、山东、安徽、江西等地提出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比如,2017年山东将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启动“中央厨房”工程,实施市县广播电视台改革。
此外,黑龙江、云南、江西、山西、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河南等省份进一步提出发挥市场活力,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传媒、出版、广播电视等企业与文化创意、金融、旅游、信息、科技等领域融合发展。
山西、江西、福建、云南、山东、内蒙古、湖北等地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山西提出,探索建立省属国有文化资产三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构建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省属文化企业“双效”业绩考核。加快全省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完成首轮资产重组工作。山东提出,收集整理齐鲁文化典籍,深入挖掘齐鲁优秀文化,办好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和世界儒学大会等,彰显着全产业链发展思路。
在对融合、改革的规划中,北上广三地因布局更具前沿视野,尤其值得关注。上海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5个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为此,上海提出,推动文化与科技、教育、金融等深度融合,提升网络视听、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能级,建设高端文化装备基地。支持影视、文学等版权交易平台建设。广东提出,促进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做强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1%。强化版权保护,建设版权产业高地。北京市则提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转型升级,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特色精品生产“呼应”传统文化
无论技术怎样更迭,内容始终是新闻出版广电业不可抗拒的核心竞争力。抓好精品力作生产、推动文化创新等在各地文化事业产业规划中占有相当分量,而且这些规划与当地文化资源、特色紧密联系,很接地气。各地也为推动精品生产提出了诸如人才计划、项目建设、基金使用等具体措施。
比如,新疆、内蒙古、山西、重庆、四川、山东、广西、广东、上海、北京、贵州、浙江、安徽等地都明确提出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具体来说,浙江提出,深入实施影视精品打造、网络文艺发展、文艺浙军培育等“七大工程”,建立实施文艺荣誉制度,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强化对外文化交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讲好浙江故事。上海提出,推动文化创新和文艺创作。建设新型媒体集团,实施文艺、新闻、出版等文化人才培养计划,设立名家大师工作室。支持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施文艺创作新品、优品、精品扶持计划,发展网络文艺,推出更多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山西特色、中原文明等词语透着各地文化精品生产的“地方味”和发力点。而新疆、内蒙古、西藏、广西、宁夏等地,精品力作生产更具浓浓的民族特色。比如,创作一批文化艺术精品,讲好广西故事;加强民族文化保护,推进草原文化创新发展,讲好内蒙古故事等表述也将助推“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