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民有啥影响?承包关系仍长久不变
2017年02月20日 13:53 法制日报 徐伟伦
对于这样的现实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此外,文件还提出,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三权分置”即是在以往的“两权分置”基础上,将原来的承包经营权一分为二,承包权还是归农民,经营权则独立出来,可以流转给非农户。
为了让农民心里更踏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扩大整省试点范围。此外,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中明确,要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限制其流转土地;不得违法调整农户承包地。“为农民的土地确实权,颁铁证,给农民吃上定心丸。”山东省农业厅厅长王金宝说,保障好农民权益,搞“三权分置”就相对容易得多。
对于经营大户而言,“三权分置”除更好地促进他们进行土地规模集中外,还可以有效地利用经营权进行融资,盘活农村的资源、资金、资产,增加农业中长期和规模化经营的资金投入。而在以往,土地流转的租地人无法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去抵押贷款。
那么,合作社、种植大户借人家的地去贷款,万一经营不善怎么办?农民会吃亏吗?对此,山东省寿光市农商行行长郎咸鹏说:“还不上贷款,到最后处置抵押物时,也只是处置这块土地的经营权,对农户的承包权没有影响。”比如,银行可以通过寻找下家“接盘”再来搞土地经营,照样还得付给农户当初约定的土地租金。
种植养殖
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关于农产品种植,唐仁健说,目前主要是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了极限,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力跟不上。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不成功,要看供给体系是否优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农民是否增收、是否得实惠。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唐仁健表示,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民可以尽快转变思路,播种养殖生态化绿色农产品,提升产品质量,由粗放种植到精细种植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