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从唐人街走进海外主流社会
2017年03月01日 16:47 新华社 胡冠 郑汉根
中国精神 感染世界
伴随着中国春节更多地走向世界,其蕴含的和谐、真情、天人合一等精华内蕴,以及中华民族所传承的优秀精神,也逐渐为海外人士所了解和欣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文化自信。
和和美美,普天同庆。和谐,是春节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和谐欢乐是人类普遍的追求,春节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也正是基于此。
“我在中国能够深深感受到中国人温暖、好客的热情,像家人一样团聚,”在中国朋友家中度过鸡年春节的西班牙姑娘安如心说。
放眼全球,战乱、恐怖主义、难民潮等种种问题持续困扰世界,保护主义、排他思维仍在作祟。国际上许多人都认识到,中国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对当今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在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时,不论对方国家大小,奉行平等交往的原则,体现了中国所提倡的和谐理念,这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赢得应有的尊敬,”斯洛伐克著名汉学家黑山说。
“中国一贯秉持的以和为贵、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正在世界范围内复兴,荡涤着利己、功利的价值取向,弥合着对抗、冲突造成的鸿沟,”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塔夫罗夫斯基认为。
与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节日与宗教相联系不同,春节是以四季变换的开始作为庆祝节日的由头。在即将万物复苏的季节,中国人怀着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庆祝春天的到来。
天地人曰三才。春节这一节日的背后,体现的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参天地化育”的自信与担当,是“天人合一”的和谐情怀,是中华民族充满活力、生生不息的精神风貌。
“农历新年是阖家团圆的欣喜,是辞旧迎新的期待,是中国人民根植千年的传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在鸡年新年贺词里说。
著名学者张颐武说:“春节源于大自然本身的召唤,是中国‘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一个象征和谐的节日不会带来文化交流上的障碍与冲击,不论从它的精神内涵还是表现形式来看,都应该并且有条件得到全世界的认同。”
春节,也最能体现中国人对人间真情的坚守。哪怕远隔万水千山,在春节到来的时候,人们总盼望回到家乡,为父母亲朋送上美好祝福。春节也是中国人表达对先人怀念的时候。中国人的这种真挚情感,感染着其他国家、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
“中国春节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华:亲情友情、对自然的感恩与崇敬、追思先人和重视传统的庄重等等,这些对相隔遥远并在另外一种文化形态中生活的阿根廷人而言,都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阿根廷国立萨尔瓦多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玛雅·巴罗索说。
在过去短短几十年里,中国经济、科技、社会等各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世界惊叹。这些伟大成就,见证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等诸多优秀精神。对中国春节的祝福,对中国发展成就的欣赏,体现着海外人士对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认同。
“每次访问中国,我都会被中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决心、能力所深深打动,丹麦将继续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中国发展进程,”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在鸡年春节祝词中发出由衷之言。
巴西总统特梅尔在鸡年春节贺信中说:“鸡代表了更多中国人的特点:每天早起、努力工作、勇敢迎接挑战。巴西人也应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