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社:版权资源是发展的生命线
2017年01月22日 11:12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金鑫
从纸质到数字
优质版权多介质传播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很早就意识到数字化浪潮将给传统出版业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机遇,并牢牢把握“互联网+教育出版”的时代机遇,谋求版权内容的多介质、多元化表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王焰告诉记者,出版社很早就把图书进行数字化处理,从源头上统一保管、使用,进行基于图书产品的数字化延伸和开发,“我们希望从教育内容的提供商变为教育内容的服务商。”
据王焰介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学前图书“美慧树”,刚开始做的时候就是一个IP(知识产权)概念,原创做得非常丰满。“美慧树”项目中图书开发品种在数百种以上,图书覆盖到全国数万家幼儿园、早教机构,系列图书发行码洋达到6000多万元。2013年,出版社开始研发“美慧树”儿童早期全媒体教育平台,该平台涵盖了教学课程资源、亲子活动训练资源、育儿类教育资源、互动式幼儿教学体验四大模块。它不仅提供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内容及服务,简化教师备课流程,形成个性化教案,还采用AR(增强现实)技术丰富课堂、课后学习体验,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该项目2016年年初已顺利通过验收,目前平台使用量达157万次以上,已覆盖到全国二十几个省市。
此外,出版社以《解题高手》一书作为示范,探索并建立纸质图书与跨终端二维码学习客户端相结合的数字出版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二维码增强教辅书服务新路。产品一经推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和声誉。2014年1月,微视频版《解题高手》荣获“首届中国创意工业创新奖”之“新产品奖提名奖”。随后推出的“华师微视”移动学习平台,将原有的《解题高手》一书逐步拓展为10个系列105本图书,视频总量从原先的800多个拓展到了近1万个,真正实现了从一年级到高中的全学科、各级难度全覆盖。如今,基于微信端的“华师微视”微平台,用户访问更便捷,互动功能更丰富。
目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数字出版领域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有2项,参与制定各类国家、地区标准2项,已获得软件著作权14项。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发,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16年,在第九届中国版权年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凭借在版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斩获“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殊荣;同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获得国家版权局授予的“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