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书大作战”不能单打独斗
2016年12月08日 15:13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毕晓哲
近日,郑州公交三公司在82路公交车上开展了以“读书奋斗在上班路上”为主题的“丢书大作战”活动,他们在82路的23台公交车上,投入了600多本图书,将每本图书放置到座位上以方便乘客阅读。半个月过去后,记者就此事进行采访,得知已有四分之一的书籍真的丢了。(12月6日大河网)
“丢书大作战”活动应属“图书漂流”的延继,是国内公益人士推动全民阅读的一种方式,更是城市公众对于阅读提升素养的表达。
不过,从国外舶来的“丢书大作战”活动,在国内更多地带有形式主义色彩。公交车或地铁都是相对嘈杂的场所,特别是公交车的拥挤、颠簸,很不适合阅读书籍;图书的“丢失”、清理人员把书当成垃圾收回,乃至书籍没有合适摆放位置的混乱等,也给活动招来了非议。
公共活动的长久须建立在公众认同的基础上,尤其是“阅读”这样的文雅活动更需要广泛的公众基础和整体环境。在笔者看来,郑州等城市在公交、地铁上出现的“丢书大作战”活动只能算是一种渴望阅读的萌芽,让多数人养成阅读习惯还是应由政府或社会组织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场合,不仅在公共交通领域提供可免费阅读的书籍,在公园景区、候车厅等地方,同样应提供免费阅读条件,在教育引导、教学考试等方面,也需要突出阅读的分量。人人喜欢阅读、人人以阅读为荣的全民阅读氛围一旦形成,“丢书大作战”活动才不至于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