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出书热为哪般? 互生情愫源自相互需要
2016年12月02日 14:4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小而精”的自媒体而言,“大而美”的传统出版行业拥有巨大的社会分享资源,可以完成个人自媒体难以承担的大选题策划,并进行出版资源整合,吸收更多的优质出版资源向其聚拢。
新媒体出版内容依然为王
面临新媒体时代的汹涌来袭,传统出版行业一度被认为步履维艰。但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销售额达624亿元,同比增长12.8%。这其中的功劳,有一部分要记在自媒体出版市场空间的拓展上。
如今,自媒体已悄然影响着传统出版生态,出版社依托自媒体寻觅选题、作者资源,并以自媒体为平台,部署自身的营销渠道。而基于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定制化图书生产方式,以及基于“粉丝经济”的出版模式,也在逐渐改变出版行业的面貌。出版行业的新春天,似乎并不太遥远。
而对于前赴后继的自媒体人而言,想要被“伯乐”相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纵观整个自媒体出版行业,真正“名利双收”的仍是少数,成功实现商业模式转型的几乎为零。在“僧多粥少”的环境下,不是每个自媒体都能站上风口,也不是每个站上风口的作者都能飞起来。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在自媒体迅猛发展、写作和出版高度普及的时代,写书的人增加的速度无疑超过了看书的人。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其中不少人只是用一些书来制造另外一些书。这需要看书人有一双分辨良莠的明亮眼睛。”
成功绝非偶然。事实上,大多数顺利出书的自媒体人往往具备了深厚的文字功底。不少作者在以自媒体的身份出书前,已有过出版等相关经历。例如咪蒙在以公众号为内容出版前,就曾有三部作品问世;“深夜谈吃”的运营者韩磊此前同样出版过五六次图书,已经熟悉了图书出版的流程;六神磊磊也是媒体人出身,写作相对得心应手。
抛开功利性,不单纯迎合市场的口味,对自媒体人而言,这是最简单又最难做到的程度。在“内容为王”的出版行业,好内容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