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大剧火在哪儿
2016年11月29日 11:29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张雪娇
大事不虚 小事不拘
对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电视剧《红星照耀中国》在创作的过程中,除了依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还查阅了大量的史实。
“为了增加电视剧的观赏性,我们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表现真实人物的同时还设置了虚拟人物,比如华盛顿·吴、贾黄堤等,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以虚衬实、虚实相生,性格鲜明、栩栩如生。”该剧总编剧、总导演臧云飞说,用虚构的手法使人物命运线,和斯诺以及身边各种真实人物形成了有血有肉的关系链,同时又超越了简单穿线搭桥的功能,使我们的主旨立意更深了,也由于增加了观赏性,观众更愿意看了。
国际视野 时代脉搏
80多年前,斯诺来到中国,到陕北边区采访了红军,与边区群众进行广泛交谈,他以记者独特的眼光,站在国际视野第一次客观地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创建发展的历程。
“斯诺是从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信仰、政策、奋斗精神等方面第一次向全世界做了最为真实、客观、热情的宣传,回答了为什么红星能照耀中国,也向当代人指出我们今天所要走的道路,对于我们现代人的信仰和追求方面都是一种思考和警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伟国说。
如何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一直是业界探讨的话题。“该剧从西方年轻记者的角度,拉近了年轻观众的心,同时拉近了年轻观众与革命历史之间的距离,通过剧中角色,将革命精神展现出来,让观众随着演员一起,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著名军事文艺理论评论家边国立说。他希望这样有意义的影片应该再多一些,首播之后再进行重播,将对年轻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