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期“强素质 作表率”活动举行 吴尚之出席
2016年11月23日 14:58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尹琨
杨立华教授
11月19日上午,第91期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举行,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立华主讲《哲学与时代问题的解决:以北宋道学为核心》。杨立华在讲座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指出哲学是时代价值的根基,当下中国人应该增强价值自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出席活动。
讲座中,杨立华以北宋道学为核心,指出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过程也是时代问题不断深化的过程。孔子时代面临的是“礼坏乐崩”与价值基础的动摇,但这个时代仍有统一的价值基础;孟子时代百家争鸣,价值基础缺失,但价值本身并没有受到动摇,人们仍然认可怎么活是有区别的;魏晋时代价值本身受到质疑,人们开始怀疑怎么活是否真的有区别,死亡成为消除一些差别的最根本力量,玄学开始盛行;唐宋之际,在佛家和道家的侵蚀下,世界的存有本身失去了其根本的确定性。唐宋儒学复兴运动的出现,正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杨立华的讲座深入浅出、事例丰富。他举韩愈倡导儒学复兴运动的例子,指出韩愈对佛家、道家的批判主要着眼于社会经济理由,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是政治性的、强制性的;又以“北宋五子”之一程颢为例,指出程颢最早提出“自明吾理”的主张,将为儒家生活方式奠定哲学基础明确为儒学复兴运动的主题。杨立华还分析了张载的哲学观,包括太虚与气的思想,以及“一物两体说”。范仲淹的“忧”、程颢的“仁”与张载的“感”共同构成了北宋士大夫精神核心的三个概念,士大夫阶层为社会塑造了道德感染和引领的力量。
讲座的最后,杨立华与听众分享了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他认为,人活着是有差别的。人生的意义在于活着的时候努力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死后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主持活动。下一期“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将于12月24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