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枝独秀到百花争艳 2017年日历书种类“预览”
2016年11月14日 15:54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范燕莹
正如业界的共识,每年的日历书销售高峰会集中在12月。时值11月上旬,距离岁末年初还有一段距离。截至目前,今年日历书销售的高峰还未真正到来,但近日随着日历书的集中上市,使得其成为朋友圈热议的话题之一。既然今年的日历书市场格外热闹,那我们不妨来研究一下今年的日历书从选题方面究竟有哪些看点。
老品牌年年有不同
说起日历书,首先大家大脑中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绰号“红砖头”的《故宫日历》。的确,《故宫日历》在读者心中已颇具知名度,也是日历书家族中的老品牌,属于经典款。之所以说它是经典款,是因为实际上《故宫日历》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了。2010年,新版《故宫日历》出版,此后每年不断推陈出新,年年各有不同,2017年的《故宫日历》主打禽鸟文物主题。
由红楼梦基金会策划、中华书局出版的《红楼梦日历》,2015年和2016年出版过两集,分别是“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纪念珍藏版”和“诗词版”,2017版《红楼梦日历》主打“红楼植物”,日历书当中收录有《红楼梦》中的植物200余种,以植物生长时令为主线,春天花卉,夏天草木,秋天果实,冬天松竹等。
相较前两年,今年中华书局的日历书品种大大增加。除了延续往年的《汉字之美日历》,还增加了《牡丹亭日历》《唐诗之美日历》《古都之美日历》等。
这两年中国青年出版社一直发力诗歌出版,将诗歌与日历相结合,去年该社策划出版了以新体诗为主题的《天天诗历》(2016),今年继续推出《天天诗历》(2017)。相较以往的新体诗题材,该社今年又推出新主题,以旧体诗词为内容的《诗词日历》(2017),每天选取一至两首活跃于当下的优秀诗人的旧体诗作,辅之以诗人的信息和每天的日历信息,构成一本精美的旧体题材诗词日历书。
读库日历、单向街日历同样是近年日历书家族中的老品牌。2017年的读库日历,有《日课》《日诵》《日趣》《日禅》。今年的单向街日历封面主打黑色,显得更加冷艳,这款日历不仅能翻阅,还有撕和贴等不同玩法,跟一般日历书相比,互动性更强。
新选题靠出奇制胜
从日历书的细分市场可以看出,不少出版社开始觉醒,盘活已有出版资源,与日历书相叠加进行出版。这种出版资源的再利用,既适用于许多日历书的老品牌,也同样适用于日历书家族中的“新面孔”。
“给孩子系列”是近年中信出版社的一个颇有知名度的图书选题系列,最早的有北岛选编的《给孩子的诗》,之后有黄永玉的《给孩子的动物寓言》、叶嘉莹的《给孩子的古诗词》、林西莉的《给孩子的汉字王国》陆续出版。与此相关,今年中信出版社借此出版《给孩子的日历》(2017),让孩子在古诗、名画、汉字的陪伴下成长。
动不动就畅销百万册的“温暖治愈系”图书是当下图书市场上的一个重要门类,为此,出版社也从中汲取灵感策划相关日历书选题,如中信出版社的《亲爱的日历》,新星出版社的《每日读诗日历》(2017),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萌宠日历·汪汪》(2017)等。
这两年商务印书馆在博物学的出版上成果颇丰,契合2017年是鸡年的主题,商务印书馆的《生肖日历:2017锦鸡吉祥》以西方博物学为旨趣,解读传统生肖日历。与博物题材相关的,还有果壳网策划、天地出版社出版的《物种日历》(2017),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草本养年日历》(2017)等。
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中,业界专家分析认为,毫无疑问,原先一枝独秀的《故宫日历》,今年依然会卖得不错。但从另一个层面上说,显然销量并不是评判图书选题价值的唯一标准,日历书市场也是同样。无论是冲击销量,获得市场认可,还是不唯销量论,而将小小的日历书作为聚拢作者资源的大平台,但只要以匠人之心做精美日历书,达到出版人最初的美好设想,这样的日历书都是值得点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