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时期的七彩之光——《麻雀》中的旧上海掠影
2016年10月07日 13:46 海飞工作室
小编按:
在电视剧《麻雀》的影像里,随处可见一九四零年代耳熟能详的当年人事。这些怀旧的呈现,其实都十分考究地对应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力求所有的细枝末节都是真实可信的。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发现那些孤岛时期特有的名词。
沙逊大厦(华懋饭店)
沙逊大厦(Sassoon House)是英资新沙逊洋行下属的华懋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40万元,在上海外滩20号(南京路口)兴建的一幢10层大楼(局部13层),总高77米,是外滩最高的建筑物,建筑面积36317平方米。大楼的建筑风格属于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它的19米高的墨绿色金字塔形铜顶多年来成为外滩又一个显著的标志。1956年改名为和平饭店对外开放。
一个多世纪来,发生在这个大厦的故事可谓数不胜数:1927年,蒋介石、宋美龄在这里举行订婚典礼,《马路天使》《阮玲玉》《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不夜城》《听风者》《梅兰芳》太阳帝国》《伯爵夫人》等大量影视剧在这里取景。
在《麻雀》《捕风者》中,甚至海飞两年前的长篇小说《向延安》中,都提到了这座大厦。这是一座权贵名流出没的地方,也是挥金如土的地方。
《麻雀》中,行动处长毕忠良招待前来投诚的军统叛徒唐山海,就是在这个地方。而唐山海的假妻子,同是军统成中的徐碧城,就是想从这儿转走情报。
沙泾路上的工部局屠宰场
位于沙泾路上的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建于1933年,俗称杀牛公司,1894年由公共租界工部局改为虹口宰牲场。20世纪40年代这里为远东第一大屠宰场,据记载,当时光建筑和设备就花费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养殖场面积极大,内可容纳1000头牛、1500头羊、300头牛犊,还有500头猪。它每天可以宰杀300头牛、500头羊、100头牛犊和300头猪。如今,这里变成了一个集酒吧、高级餐厅、雪茄酒廊、时尚设计室、大剧院为一体的创意中心,在“远东第一屠宰场”的水泥外墙上挂着硕大的几个字:19 叁III。这是它的新名字。对影视导演来说,这里也是他们所钟爱的外景取景地。谢晋曾在这里拍摄《大李、老李和小李》,后来周星驰的《功夫》也把这里设置为外景拍摄地之一。
在《麻雀》中,这儿附近的一面照壁,是男主角陈深接受情报的地方。他通过拼字游戏,将海报上的情报记下。
鸿德堂
鸿德堂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59号。鸿德堂始建于1925年,系长老会沪北堂的新堂,为纪念美华书馆负责人费启鸿,取名“鸿德堂”。鸿德堂是旧上海唯一具有中国宫殿式外形的教堂,也是上海现存唯一的中国传统风格的基督教堂。1992年,该堂恢复开放。1994年3月,鸿德堂被列为上海市保护建筑。是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表现上个世纪抗战的影视作品中,很多都把教堂作为重要的事件发生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其故事完全围绕教堂展开。
在《麻雀》中, 鸿德堂附近的一只邮筒,是陈深向上传递情报的途径。陈深为情报的不安全担忧,没想到交通员就是邮递员,第一时间几雨无阻地取走了陈深的情报。
《满蒙建国的黎明》
导演:沟口健二
主演:入江隆子 中野英治 松本泰辅
上映日期:1932年9月29日
这是一部根据著名女间谍川岛芳子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故事讲述的是1931年11月,川岛芳子如何从天津将溥仪的夫人婉容由张学良的软禁下救出,并护送至大连,避免了国民党的人质要挟,使满洲国得以顺利建国的过程。川岛芳子的传奇经历,之后常常成为影视作品创作的题材。
在《麻雀》中,这只是在小说中出现的一场反动电影。
同仁医院
现在上海市长宁区(原万航渡路)的同仁医院创建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原系美国圣公会所办,是上海地区成立最早的近代医院之一。建国前曾是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同仁医院几经战乱、动荡,曾9次易名、6次扩建、13度迁址,1978年迁址于今天的愚园路738号。
在《麻雀》中,中共女特工“医生”,装病从汪伪特务机关被送到了这座医院,同时从这儿向一名护士传递了情报,使国民党军统的损失大大减少,成功避过了汪伪特工对上海军统站的大清洗。
明星电影公司
是中国私营电影企业。1922年3月由张石川、郑正秋等人发起创办于上海。1923年冬摄制《孤儿救祖记》获得成功,开始专门拍摄长故事片。1927年摄制了多集片《火烧红莲寺》,开中国神怪武侠片之先河。1931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有声片《歌女红牡丹》。1932年,拍摄了《狂流》、《春蚕》、《上海二十四小时》、《姊妹花》等一批在中国电影史上有重要贡献的影片。1934年艺华影业有限公司被捣毁,明星公司上层一度出现徘徊。1936年7月1日,相继拍摄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名片。抗战爆发后,公司制片基地严重受损,被迫停办。
在《麻雀》中,这是李小男供职的电影公司。李小男时常绘声绘色地讲许多关于片场或公司明星周璇的诸多琐事。
周璇
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上海,“周璇”(1920年8月1日—1957年9月22日),是最炙手可热的歌星,也是中国最早的两栖明星。作为一代歌后,她的名字是国语流行歌曲史上一个金字招牌,被誉为“金嗓子”。作为一代影后,她是典型的感觉派明星,表演生动自然,极受观众欢迎。1941年,周璇及其主演的《马路天使》皆荣膺“中国电影世纪奖”。亦歌亦影、德艺双馨加上曲折凄凉的身世,使得周璇深受大众的青睐与崇拜。在某种意义上,“周璇”这个名字就代表一个时代,那就是民国时代;“周璇”就意味着一个城市,那就是老上海。惟其如此,其演唱的歌曲就多次出现在那些表现大上海题材的影视作品中。
在《麻雀》中,周璇只是被中共女特工“医生”李小男常挂在嘴上的一名明星。李小男自称是明星电影公司周璇的同事,并且嘴无遮拦,大大咧咧,有时候甚至是舞场的陪舞。
小金鼠香烟
这个香烟还有个故事, 据说原来这家香烟厂面临倒闭, 后来开董事会时候从天花板顶棚里掉下一只老鼠来,后来厂里领导计划推出了金鼠牌香烟, 没想到一炮打响。后来,这个香烟厂一直供着耗子当财神爷。
在小说集《麻雀》之《捕风者》中,女地下党员梅娘生性泼辣,像个婆娘,她嘴上叼着的就是小金鼠香烟。一直到慷慨就义之前,最后也是吸了一口小金鼠香烟,然后和这个她爱过的世界做别。
大世界
“大世界”位于西藏南路、延安东路交叉口。始建于1917年,创办人是黄楚九。建国后曾改名“人民游乐场”,1958年恢复原名,1974年改名“上海市青年宫”,1981年1月25日大世界复业,定名为“大世界游乐中心”。“大世界”是上海最大的室内游乐场,素以游艺、杂耍和南北戏剧、曲艺为特色。从2008年起,为了修缮,大世界闭门谢客,重新开放时间待定。
在《麻雀》小说中,男主角陈深带着一个叫皮皮的孩子,去大世界游玩。
梅机关
梅机关是抗战期间,日本政府和参谋本部于1939年8月在上海建立的特务机关,主要职责是负责扶植、监视以汪精卫为首的伪国民政府。
因该机关选址在上海虹口日本侨民聚集区一座被称为“梅花堂”的小楼里,因此在日本内部被代称为“梅机关”。影佐祯昭少将担任机关长,直接领导极司菲尔路76汪伪特工总部。换言之,“梅机关”实际上是日本军部在中国大大小小的特务组织、分支机构的领导核心。
在小说中,这儿是76号的上级机关。而在海飞之前创作的影视剧《旗袍》中,则对梅机关有了更充分的体现和阐述。
76号:
汪伪特工总部76号是汪伪政府的特务组织,全称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位于上海的极斯菲尔路76号(现在的万航渡路435号)。
1938年,抗日战争已经持续了将近1年,处处愁云惨淡。唯独上海的英租界和法租界依靠外国人的势力依旧超然于战祸之外。而且国民党的两大特务机构(中统和军统)在上海大量潜伏特工,刺杀汉奸和日本人,给日本人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但是日本间谍(特高课)在上海根本无用武之地,所以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才会想到创建和中统、军统一样的特务组织——汪伪76号。《旗袍》、《色戒》、《代号十三钗》等影视剧中,都有76号的影子……在《色戒》中,枪口林立,狼犬虎视眈眈的地方就是这个机关,梁朝伟饰演的易先生就是这儿的领袖,原型是汉奸丁默村。在《色戒》中,汤唯饰演的黄佳芝原型郑苹如,是国民党一名中统特工。
“76号”的机构极为复杂,有行动总队、警卫总队等军事机构;还有情报处、电务处、机要处、无线电侦察总队等谍报机构;甚至还有图书室、化验室、轮船公司、实业银行等机构。除此之外,警官训练班、海社、法院同仁会、警犬训练班、抚恤委员会等等五花八门的机构,遍布上海各地。
“76号”势力最盛时,将其触角伸向了日伪军所能控制的多个沦陷区,分别在江苏、浙江、广东、湖北、安徽等地建立了隶属特工总部的8个区级特务机构——南京区、江苏区、苏北区、上海区、杭州区、华南区、武汉区、安徽区。
在小说《麻雀》中,76号成为国共双雄同时卧底的战场,惊心动魄的暗战在日光之下平静地上演。在收录的另一个小说《捕风者》中,76号则是女主角苏响的哥哥供职的地方,在这个杀人无数的阴险之地,生长着一种畸形的兄妹温情。苏响的哥哥苏放,是一个喜欢洋娃娃的面色白净的男人,但是却杀人如麻。他死在雪地里,被军统锄奸队锄杀,落在他身体不远处的恰是一只带着身边的洋娃娃。
敬请关注
海飞
海飞:小说家,编剧
出版作品《向延安》《回家》等
编剧作品《麻雀》《女管家》《花红花火》《旗袍》《大西南剿匪记》《代号》等
微信号:海飞工作室/haifeistudio
新浪微博:@写字的海飞
联系方式:hfgzs2015@126.com
《花红花火》
作者:海飞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