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kindle看实体书的故事
(评《查令十字街84号》)
2016年08月01日 10:00 古人蒋瞰
在别人的描述中,想象查令十字街84号;也曾在屏幕上随梁文道长游历过查令十字街——长约一公里许的蜿蜒市街,南端直抵泰晤士河,有漂亮的查令十字街车站,往北路经国家艺廊,穿过SOHO区和China Town,旁边是柯芬园,至牛津街为止,再往下走就成了托登罕路,很快就可看到著名的大英博物馆。
我把英国列在旅行清单的最后,不是最后的备选,恰恰相反,因为太热爱,所以不敢在太早太年轻太穷困太匆忙的时候去。我要积累满满的先入之见,我要在飞机上告诉邻座:我要英国探寻英国文学啦!如果他说,切,一个城市不过是几条巷道、几间房子和几个人的组合,哪儿都一样,正好给了我打发无聊航行的由头——我要比那些英国人更确信在英国总能瞧见自己原先想看的。
我是拿着Kindle读完电子书版的《查令十字街84号》的,这在初衷上就违背了两位爱书之人——一个为了书奔波走访到处收购,一个为了书不远千里在伦敦下单。读完后,我用即时聊天工具给远在中国的朋友发信息,迫不及待地表达读后感——这比起蘸墨水、铺信纸、写信、贴邮票、邮寄,快了不知道多少。
海莲娜是白羊座,因为她在4月18日的信件里写道”收到第一本镶金边的书收到时正是我的生日“,我以为只有我发现了这个小秘密,谁知唐诺、张立宪还有很多的很多人也都发现了。这不难将她可爱率直又冲动的性格与之联系——刚寄出6磅肉,又追加一封:看你们的名字,似乎是伊斯兰?那还能吃猪肉吗?或许我该改寄些别的肉?
她的信是有声音的。“你在干吗!”“还不赶快给我找书去!”,甚至还质疑“你们是不是每天都很空啊?”天哪,要是我看到这句肯定气不打一处——老子都快忙死了!总之我都能想得到作为一只白羊在那儿上蹿下跳扯着嗓子的情景。哪怕说自己也是——“如果要等到我哪天有空顺道去办事,口袋里的三元八角早就被我花得一毛不剩了。”然后咯咯笑起来。
有时候还会“以牙还牙”——那时候,我会将这本烂书碎尸万段,然后,一页一页撕下来——拿来包东西!正用来回应弗兰克用书页——事实上是次本来包书的那回。
只不过,每次都是她写得多,费兰克回得少且官方。也幸好她是大心脏的白羊,并不在这些方面小心眼,反而在心里地位上,海莲娜永远觉得自己是“占了便宜”的那一方,隔着空间和时间的差异,反倒是伦敦的这家书店让她觉得比几里开外的第五大道“近”——还是“就近”先问问你们吧。
对于书的鉴赏,海莲娜有着很浓重的倾向性,是坚决拥护“亲身经历”的作者、作品。比如说到乔叟,她认为那些最有价值的应该是乔叟自己的日记,里头规规矩矩记述他在理查三世的皇宫里当差的经过。而弗兰克,以及其他店员并没有在信件里和她过多地讨论学术,他们的信,除了感谢,就是邀请,无数次承诺要管吃管住。这也是故事并没有向“电子情书”这个方向走的原因——如果你们认为电影里弗兰克好几次幻觉前来购书的女子,尤其是美国女子想象成海莲娜,而觉得他们是红颜或者暧昧的话,故事反倒媚俗了。谁说的,情味要淡。
现实中的海莲娜也许是个怪老处女,算不清楚账面,连转汇率都得让楼上邻居帮忙,后来得劳烦英国的弗兰克同时准备英镑美元两种发票。应该也不擅搭理自己,冬天,一定是黑毡大衣从早裹到晚。但她一定有着“刺猬的优雅”,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和那些文字为伴,心底里的善良和不计较——火腿丝袜鸡蛋的总价和书款都差不多了。幸好她碰到的是弗兰克,是一家活泼负责的书店,所以说“总是在最边缘最异质的人身上,才得到自身最清晰的印记。”
海明威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哪怕海莲娜爱人死于二战,哪怕她终身未嫁,她也不是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