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苍狗是人心 —— 读许石林《桃花扇底看前朝》
2016年06月23日 16:34 老猫

人生一梦,白云苍狗——无关朝代变革,无关风云幻化,在变化无常中保持自我,成为古今有识之士对“德行”的追求。二十年前,谈古论今还讲究个为文载道;十年前,论诗通禅还算得上德行风雅;五年前,舞文弄墨尚能增添乐趣、扶正祛邪;如今,满大街晃荡着创业家和仁波切,三观在各种冲击下破碎飘摇,身处逐利之世又保持自我,就越来越显得弥足珍贵。
每天接到的讯息都是PPT、模式、营收,闲暇时曾经的志趣日渐荒芜,连跑步健身都当作必修爱好了,每当想起这些的时候,我都开始怀疑人生……所以收到许石林老兄的著作《桃花扇底看前朝》时,还是觉得为之一惊。我已经十年没写过书了,身边出书的却是层出不穷,大多是“微信时代怎么做营销”、“成就你自己”等洗脑神作,清一色的衣冠楚楚高大上,清一色的冠冕堂皇正能量,在封面上扮演时代精英的角色。以前作者的照片都放封底勒口,还特别害怕颜值过低,鸡蛋好吃别看母鸡,敢在封面上露脸的除了世界名家就是影视明星或是领导人。现在随便什么作者都敢拼脸,生怕开本小了低人一等,至于内容写什么不重要,全书看完也就能提炼出几句鸡汤口号来。因此在翻开《桃花扇底看前朝》的时候,我是惊讶的——淡蓝雅致的封面,摇曳生姿的桃花,韵贵隽永的书法,特别是本书写得前朝各种精短趣事——有点儿意思!恰逢出差非洲,带着石林大哥的桃花扇就上了长途航班,看得是忍俊不禁、猫心荡漾!
市面上的畅销历史读物有四大派别:典藏派,就是《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之类的大部头,多见于领导或老板身后的书架上,基本以后可以划归为装修装饰类;王朝派,就是带有小说成分的历史演义,只要二月河没写过的“大某王朝”,都会有人迅速补缺,特点是一定要奔着卖电视版权写;那些事儿派,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火了以后,各种那些事儿就层出不穷了,追风神作一本接一本,书名简单易懂就等买家下单;正邪评书派,我是很喜欢袁腾飞的作品的,但是很不喜欢此后的各种杂书,正史加野史加网络口语就敢攒出一本。《桃花扇底看前朝》和市面上的门派明显不是一个路数,借古喻今、嬉笑怒骂,几十篇看似零碎的文字,却是大有玄机!比如讲古代医患之间的关系、讲古代官员怎么撂挑子“我不干了”、讲前朝法官嫖娼,讲早前城管、讲史上最无耻的带路党……许石林就像一个穿越古今的“段子手”,当今社会出现的热点事件,他就像人肉历史百科一样,告诉你在某朝某代出现的什么同样事,最后的结果如何。然后你就会发现,为毛现在什么事儿都有参照物啊,他一本正经地告诉你这个世界不荒谬,这些事件不是孤立事件。然后你就会发现,是不是应该再研究下几维空间,历史的时间轴在不断轮回,以至于出现幻象一样。《桃花扇底看前朝》就是这样的书,看到邪恶的下场,看到美善的艰难,看到人性的脆弱,看到德行的变迁,许石林说“将自己努力变得简单一些、天真一些、憨笨一些”,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管中窥豹,因为你不知道他在什么事上犹如探囊取物一样拎出一个历史段子,无情地在你的认知上碾压过去,嘿嘿傻乐的时候都来不及目瞪口呆。
我和许石林交往十年了,他在深圳交朋会友,痴迷戏剧、赏玩书法、笔耕不辍,都说“以出世的情怀、做入世的事业”,高小龙说许石林是深圳文人中最有学识、最低调、最不装者。我知道他博学多识,但不知道他对历史造诣颇深。人们问许石林到底精于何业,他说“我干嘛要专业?专业即器,吾不欲成器也!”好一个不欲成器,也可以领略他是率真之人。当年许兄在京和我相约,按说俩爷们儿饭后消遣应该是歌厅足疗之类的,他居然带我去长安大戏院,看、京、剧!我长这么大就看过那么一次现场版的京剧,那时候手机不像如今这样功能强大,我是准备在台下睡觉的,结果看完意犹未尽,拉着许兄就到长安大戏院后台看女猪脚,如果不是因为卸妆之后的花旦惨不忍睹,我估计我也会成为票友的……玩笑之余,可见许石林的修为志趣。不过另外一件事更是匪夷所思,那年南锣鼓巷还不是外地来京旅游景点,在东棉花胡同的一个私密隐蔽的小院中,我与许兄喝酒聊天,喝大出来时在中戏门口忽然尿急,对着中央戏剧学院的招牌,顶风尿三尺……这并非是自责无良无德,也不是吐槽街巷公厕缺失,而是说那是一个让人酣畅淋漓的年代,有着率性真诚的荒谬,更有着肝胆相照的情谊。然而那时青春正好,却在回忆里年华如水。
借用我所从事的互联网行业用词,就是如今已经进入“碎片化”时代,熟悉的一切都在碎片化或被碎片化,白云苍狗是人心,成了变化中的不变。我和许石林经常在微信上招呼,但是各自被俗事缠身,再也没有曾经的热血沸腾,还好有这本《桃花扇底看前朝》,有一种熟悉的温暖,属于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