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位音乐家
2016年06月13日 15:47 李杨屹川
中国是位音乐家,在世界的演奏会上,从飘忽悠远的古时弹奏至今,从未停歇。他是史上最长寿的音乐家,唯有他,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始终不曾放弃自己的使命和人民。每个时期,他都有令中华儿女骄傲、令世界人民称赞的作品。他事业辉煌时,邻国都向他来请教;败落时,踉跄在被西方列强轰炸的马路上。如今,他以全新的姿态站在全球音乐会的舞台上演奏新曲,掌声和欢呼声像豪情的海浪一样热烈,也有不屑和打压,但他仍旧像从前一样,以别样的风度和坚定从容地继续前进。
《中国通史》就像这位卓有成就的音乐家在经历人世沧桑之后,所书写的往事回忆录。他以崭新的面貌走向未来时,也不忘回顾荣辱的历史,让每一个中国人和世界人民更加了解自己。他从远方走来,带着他的故事,他是我们不朽的雄伟的中国。
《中国通史》用100个专题叙述了从中国境内的人类起源到晚清的中国历史,全书编成历时8年,约150万字,图片1300余幅,共分五卷。第一卷: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第三卷:隋唐五代两宋,第四卷:辽西夏金元,第五卷:明清。一方面,它以丰富充足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当代考古和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可以说是推陈出新,规律性和创新性并存的一部历史作品。《中国通史》以时代演进铺成纵向轨道,以问题分析作为横向线索,在还原历史微观细节的同时,探索且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宏观大走向和壮阔大背景。
中国是位音乐家,他的历史回忆自然不会乏味似蜡。就像享受音乐作品一样,《中国通史》也有这样的特点:正史也可以很有趣,其中体现有三。一是图文并茂。全书大约有1300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很多是首次与大众读者见面,画面精致,与文字内容配合紧密恰当。如新石器时代红陶人、战国鹰形顶金冠、专赴法国国家图书馆拍摄的敦煌经卷等,还有考古学者根据出土文物绘制的安伽墓围屏石塌图,反映了北周时期粟特人的日常生活,这些精美的图画仿佛变成了读者的眼睛,穿越时光带着阅读者来到了那段奇妙的历史中,给人无限惊喜。二是文字通俗流畅,叙述巧妙。简单平时的语言使得初中以上的大众读者都可以无障碍地通读本书,并在其中获得不同层次的阅读乐趣,普及性很高。全书以历史叙述和文学故事相结合,既保证了科学性、专业性,又带有浓厚的文学性、趣味性。三是另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监制的CCTV-6大型纪录片《百集中国通史》同步播出,以配合书本纸质阅读。纸质书本和新媒体给予视觉双重感受,带动五官和心灵一同徜徉,进一步赋予这一段段历史血与骨、灵与肉。
另外,从与其他版本的《中国通史》比较看,全书内容的创新也有几点值得肯定。之前其他著名学者的撰写不乏真知灼见,但总有些许遗憾之处,全书尽力改正了其中的缺点。首先,该版本的《中国通史》采用大量新的历史资料,运用当代词汇述前朝故事,如“城市化”、“拆迁”等,使读者看到真实的、新鲜的一段历史。其次,全书不仅从宏观的角度奏起大朝代的乐歌,如秦国崛起、丝绸之路,还从微观视角出发,注重生动逼真的历史细节的刻画,如在西辽建国一章节中,为了说明接二连三的宫廷内讧是辽朝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用辽兴宗和其生母萧耨斤、养母齐天皇后的一个个小故事以及产生的后果说明而不是笼统概括,这种小细节描写提高了文本的通俗性,使其传播范围更广,不再只适合于有相当历史学知识和受过专业训练的读者阅读,而是深入大众阅读。并且采用人物传记与重大事件结合的方式,如诸葛亮治蜀、隋炀帝功过等,以人物的贡献和影响体现当时整个时代的特点。其三,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将中国历史放入世界史的大环境中探究,不过分强调汉族士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也不存在历史虚无主义的思考,既有背景的全面感又有中华民族特色。
《中国通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作序,曾两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讲课的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总撰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撰稿。作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学者为主,所谓“术业有专攻”,因此全书已细化到研究某一时期历史的学者单独撰写自己所专攻的领域,如研究中国史前历史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者赵春青只撰写了中华先祖至商代文明的内容,第一卷中接下来有关春秋战国的内容由研究先秦历史的学者邵蓓另写。这种一人作编辑导向,众人发挥专业学识的撰写方式,使整本书具有风格统一性和内容专业性的特点。而采访嘉宾中几乎囊括了中国历史学界所有重要的学者,有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学勤、北京大学高等人文学院教授杜维明等著名高校的研究人员,他们也为本书的完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见解。
通史包装精美,封面以工笔刻画一幅幅带有中国传统气息的人物和景致,不同颜色的封面就像里头内容书写的中国历史般多姿多彩。全书五卷,厚重而不易携带。
武王克商究竟在哪一年?西藏史料中怎样记叙吐蕃攻陷长安?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吗?人口压力竟是西汉灭亡的重要原因?……《中国通史》全面回答了中国人最关切的自身历史的问题,它是中国历史的回忆录——关于一位历经世事、坚定倔强的音乐家。
THE END

总撰稿:卜宪群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年: 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