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灵魂的声音
2016年06月13日 15:56 李杨屹川

灵魂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它是有重量的,因为它有故事。不只是人,只要赋予世间万物希望,它们将孵育出属于自己的精致的灵魂。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存在并且矗立的支撑点,它是悠悠历史用岁月沉积的精神内涵,是万千学子用成就堆积的传承力量。校训的故事,就像母亲埋在地底下的铁罐里的金银首饰,每件都有属于它的秘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益珍贵。
大学的校训,是各个大学经过精心提炼,用来引导学生向人生理想境界发展的格言警句。校训是一种独特的箴言,是文化传统的沉淀,是精神内涵的深化,是学术气质的体现,是一所大学的价值追求和文化灵魂。大学,正因为有了这一句句极具份量的激励话语,才能在中国文化教育的大道上走得更有目标,更加踏实、坚定。
《大学之魂——中国大学校训故事》就是关于中国四十三所大学灵魂的传说,一个个充满传奇、无可替代的故事,你准备好聆听了吗?
书本封面简单干净,白底黑字,暗蓝色的图画建筑占据了一角,整个封面给人的感觉就像五四时期女大学生的短发,清爽利落而不失厚度。《大学之魂——中国大学校训故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导论、43所大学的精彩故事和后记。导论由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枬所写,她从英国教育家纽曼和中国孔老夫子关于大学的见解入手,清晰地道出了校训是学校的灵魂,是大学的名片,虽然只有短短几字或几句,却具有丰富的内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一脉相承,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在后记中则说明了编著此书的初衷,和导论前后呼应,并对选择这43所大学作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代表的作出了解释。
全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一个个鲜活校训的故事。其中有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与终身校长梅贻琦奠定清华校格的故事;有北京师范大学从京师大学堂“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理念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几经改动的故事;有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校训,而展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故事;有关于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进而介绍布衣校长吴有训的故事;围绕着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就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挑战中国“贫油论”并找到油田的故事;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诉说着哈工大“八百壮士”的故事,等等。这一个个独特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被一代代教师学生赋予了很多感情色彩,成为一所大学重要的文化财产。
其中有很多校训都出自于中国的古典作品,例如: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于儒家经典《论语》,这句古朴典雅的校训意为引导求学之人广博学识,坚定志向,矢志前行,并且在具体的学习中切近实际去认真考虑问题,完善自己的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反映了人大在不平凡的征程中始终务实求真;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十字校训出自《礼记·中庸》,它不仅是一种治学修身的方法论,更是一种修己为人的世界观。山东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等等都意出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的精髓,包括《易经》、《孟子》等,这些脱胎于中国传统智慧的校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风华正茂的学生。除此之外,校训的由来和校长或创始人以及学校历史变迁、办学定位也有密切的关系,如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就是对厦大创始人陈嘉庚先生办校时“自强不息,教育救国”理念的升华与完善,当世界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华侨经济而面对艰难境遇时,陈嘉庚先生仍走上自律自强、追求不止的旅程,喊出“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的口号。无论校训的出处何地,都与大学“教书育人”的使命息息相通,与优秀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也是现代和谐社会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本书从故事入手谈大学,既注重思想厚度,又充满生活情趣,很符合大众的阅读口味。就像一位说书人在讲述传奇小说时,总要带些惊奇的语气和有趣的动作,在每一所大学校训的介绍过程中,穿插了延伸阅读这一小版块和丰富的图片资料。延伸阅读中有著名学者、教授或校长与该学校的趣味小故事,或是单纯介绍知名校友、学院制度、校内建筑、开学训词等等,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曾在武汉大学攻读的大师们留下的图书馆借阅单和西安交通大学搬迁时乘车证的原样。色彩鲜艳或黑白庄重的图片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校园内的自然风景、名人雕塑、亭院礼堂、人物旧照、建筑匾额和纪念碑等都一一被选入书本,带有鲜活的校园再现感和文学的趣味性。
1936年9月18日,浙江大学的竺可桢校长在与新生的谈话会上提出两个经典问题:“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不仅是浙大人对自己内心的定位,更应该是所有中国大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一所大学对求知的孩子提点的方向。大学校训也有着同样的作用,它是更内化的灵魂,刻入到每个学子的骨子里,渗透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是精神的蜂房,营养且永远亮泽。
THE END

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
指导策划
并与广西师范大学
共同编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