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者·守门人 ——读《一臂之间》
2016年06月12日 11:00 刘伟
在孩提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梦想,梦想有一天可以成为科学家、教师、医生、军人……。然而拥有梦想并不值得骄傲,那些为了梦想坚持不懈、勇往无前的人才真正值得我们佩服与称赞。
在美国,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训练有素、身手敏捷,配备着最顶尖的装备,从事着最危险的职业,他们每天都徘徊在死亡的边缘线,时刻准备或迎接着未知的战斗。在极端情况下,他们甚至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子弹,保护国家最核心人物的生命安全。——而这群人就是美国特勤局特工。
(美)丹·艾美特编著的《一臂之间》(Within Arm’s Length),真实讲述了他为了实现儿时当特工的梦想所经历的各种磨难,以及成为特工后他所面临的种种挑战:高负荷的魔鬼训练挑战身体极限;陪克林顿总统在朝韩边境线上漫步;与某国独裁总统面对面接触;海地动荡时为总统出访打前站……
丹·艾美特的《一臂之间》是美国特工生涯的真实记录,它是根据作者在部队的服役生活以及成为特工后在美国特勤局工作21年,中情局工作6年的真实经历编著而成。此书一经出版,便在业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与强烈反响,并被誉为“了解美国特勤局的必读书”。
如果将作者丹·艾美特的人生进行阶段性划分,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孩提时代,特工职业意向萌芽。第二阶段:在大学、部队时期,所经历的各种磨难。第三阶段:在特勤局从业21年来的特工经历。第四阶段:退役后,在中情局服务6年的工作生活。
1963年,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而当时的艾美特仅有8岁,他无意中看到的一张照片却影响了自己的一生,也直接促使了他最终决定成为一名特勤局特工。这张照片真实呈现了肯尼迪总统在遇刺时,他的特勤局特工克林特·希尔一跃而起,竭尽全力用身体保护总统和夫人的画面。
照片中希尔英勇无畏的特工形象让艾美特刻骨铭心,他被希尔身上毋庸置疑的勇气和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所深深折服。也正是由于这一意外的枪击事件,让当时还处于童年时期的艾美特萌生了以后成为特勤局特工的念头。从此,艾美特开始了追逐梦想的历程。
也许,我们很多人认为当时年仅8岁的艾美特的梦想遥不可及、不切实际,毕竟是给总统当贴身保镖,远非一般人所能胜任。美国特勤局特工的选拔近乎苛刻与完美,不仅要求应聘者身手敏捷、体强力壮,更重要的是应聘者必须具备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以及敢于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哪怕为总统献出生命的奉献情怀。
如同艾美特在面试特勤局特工时,总被反复问及的问题“你是来找工作的吗?”特勤局需要的不是一位求职者,而是甘愿为总统保驾护航的“守门人。
然而,艾美特在自己梦想的道路上一步步努力着,考入大学、进入海军陆战队……。部队中魔鬼般的训练磨练着艾美特的体格与意志,也让他体会到了梦想路上的艰辛。但他在伤痛与挫折面前从未放弃,依然努力向着心中的目标奋进。
正同书中第三章的标题《一息尚存,决不放弃》,艾美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梦想的内涵。最终,他在层层选拔与考核中脱颖而出,如愿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在特勤局服役21年来,艾美特担任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的护卫特工,贴身保护美国总统,并经受了多次生死考验:无论是陪护总统在上班高峰期跑步、在朝韩边境线上漫步,还是在海地时局动荡之际为总统出访打前站等,他都凭借自己过人的本领与智慧,出色完成任务。
从特勤局退役后,艾美特并没有选择享受退休生活的安静与享乐,而是继续追寻梦想,申请加入了中情局,作为国家秘密行动处的一名军官,他在国内和国外战区工作了6年,为反恐事业与保卫国家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丹·艾美特一生是艰辛的,也是幸福的。
艾美特用毕生的心血与精力从事着自己真心喜欢的职业,就如他在书的尾声部分所说的那样,“我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过往的经历,只有一个愿望:但愿还能全部再来一次。”
如果你想了解美国特勤局,了解特工真实的工作经历,不妨就从丹·艾美特著作的这本《一臂之间》开始吧!
THE END

著:(美)丹·艾美特
译:江利华、毛莽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