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2016年08月03日 10:36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人民出版社
这些同志把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经常拿在手里;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却经常丢在脑后。我们队伍中的唯武器论,单纯军事观点,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的作风,个人主义思想,等等,都是资产阶级的影响。对于我们队伍中的这些资产阶级的东西,也要像打扫灰尘一样,常常扫除。
苏联的参战,决定了日本的投降,中国的时局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新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之间有一个过渡阶段。过渡阶段的斗争,就是反对蒋介石篡夺抗战胜利果实的斗争。蒋介石要发动全国规模的内战,他的方针已经定了,我们对此要有准备。全国性的内战不论哪一天爆发,我们都要准备好。早一点,明天早上就打吧,我们也在准备着。这是第一条。现在的国际国内形势,有可能把内战暂时限制在局部范围,内战可能暂时是若干地方性的战争。这是第二条。第一条我们准备着,第二条是早已如此。总而言之,我们要有准备。有了准备,就能恰当地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
注 释
〔1〕 关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三次反共高潮的经过,见本书第三卷《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
〔2〕这里所说的“山”,即峨眉山,实际上是泛指中国西南、西北部的山区。自一九三八年武汉被日军侵占以后,蒋介石自己和他所指挥的很大一部分部队就躲在这些山区里,坐观解放区军民在敌后同日本侵略者作艰苦的斗争。
〔3〕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大多数建立在山区。当时,蒋介石的统治中心是在沿江、沿海的大城市。所以毛泽东说一在“山上”,一在“水边”。
〔4〕 见本书第二卷《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注〔3〕。
〔5〕 见本书第一卷《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注〔4〕。
〔6〕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一日,胡宗南所部国民党军暂编第五十九师突向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淳化县的爷台山发起攻击。随后又以预备第三师和暂编第十五师加入进攻。边区部队于七月二十七日主动撤出爷台山及其以西四十一个村庄。国民党军占领上述地区后,继续向边区腹地进犯。边区部队于八月八日对进犯的国民党军队发起自卫反击,收复了爷台山地区。
〔7〕国民党的联络参谋,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派到延安做联络工作的人员。“何”,指何应钦。一九四○年十月十九日和十二月八日,蒋介石曾经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和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的名义先后发出“皓”“齐”两电,对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大肆诬蔑,强迫命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限期撤至黄河以北。接着,国民党反动派即制造了袭击新四军北移部队的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毛泽东在这里指何应钦为发动反共高潮的国民党反动派的代表,实际上就是指蒋介石。
〔8〕国民参政会是一九三八年国民党政府成立的一个仅属咨询性质的机关,对国民党政府的政策措施没有任何约束权力。参政员都是由国民党政府指定的,虽也包含了一些各抗日党派的代表,但是国民党员占大多数。国民党政府不承认各抗日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也不让它们的代表以党派代表的身份参加国民参政会。国民党政府一九三八年四月颁布的《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第三条中规定:“曾在各重要文化团体或经济团体服务三年以上,著有信望,或努力国事,信望久著之人员”,得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当时国民党就是按照这项规定,指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参政员。